最新消息

棉農悲歌 苦澀的種子555

2012/9/12

 

 

【林家鴻台南報導】印度維達巴(Vidarbha)地區自古以種棉花為生,儘管地處乾旱、無灌溉系統及機械化設備,農民只能看天吃飯,生活窮苦,但只要肯努力,尚能撐過去。但自2002年起,美國農業基因改良公司孟山都(Monsanto)趁全球化之勢壟斷當地種子市場後,農民被迫轉作基改種子,開始負債累累,甚至被逼得走投無路,掀起每30分鐘1人次的自殺浪潮,至今已有25萬人走上絕路。

上述為《苦澀的種子》(Bitter Seeds)記錄的故事,是美國導演米查‧比烈(Micha X. Peled)費時逾10年拍攝的「全球化三部曲」紀錄片系列中的最後1部,故事以1個村長女兒追查父親及村民自殺真相的過程貫穿全劇。

 

 

 

 

《鄉村小路》月刊9月29日邀請10月19日~28日將於台中開展的「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」策展單位,假台南Masa Loft咖啡館預播《苦澀的種子》。

 

《苦澀的種子》提到,印度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後,農業市場大開,以孟山都為首的美國企業嗅準商機,大量輸入基改種子。維達巴農民多為文盲,孟山都以轉作基改棉花可增加產量和收入吸引農民。農民不惜到處借錢以種植基改棉花,不料因維達巴不像歐美有良好的灌溉系統和生長條件,基改棉花的收成反而更差,最後落得一場空。農民發覺被騙,想回頭種傳統種子時卻已遍尋不著,種子市場早被壟斷,只賣孟山都的高價種子,且收成1次後即無法再生,得年年花錢再買種子。

 

孟山都逐漸掌握了農民生計,農民為改善基改棉花收成,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孟山都的除草劑、殺蟲劑,但收成情況不僅未見改善,且藥劑的用量越增。因政府沒有補助,80%的農民必須不斷向地下錢莊借錢,甚至拿土地抵押,因而進入貧窮的惡性循環,許多人走投無路後走上自殺的路;賺滿荷包的孟山都卻只知一味撇清責任。

 

《鄉村小路》主編林民昌表示,孟山都歷史悠久,事業遍及世界各地,台灣雖無相同情況,農民也有自己的苦境。如近來割稻機分配不均,而農民因為轉作有機作物,生產成本已高,無力再購買數百萬的機器,因而常因搶不到割稻機,收成只能任其在雨季泡湯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台灣教會公報 2012/10/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