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機知識
小心有機風暴!這樣挑有機,讓你遠離食安危機
2016/9/23
近來食安問題頻傳,不少消費者紛紛搶購有機產品,希望吃下肚的食物能夠有所保障。但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日前卻提出,臺灣現在到處都是有機食品,在餿水油事件後,恐怕會爆發新一波的「有機風暴」。
在地溝油危機中全身而退的義美食品,其總經理高志明也認為,有機食品的認證系統紊亂是個嚴重的問題,不是寫著有機就是好,民眾應睜大眼睛,認明標誌,才不會挑到標榜有機卻一點也不有機的產品。
究竟該如何挑選有機產品?又該如何正確辨別國內外的有機標誌?學會下面六項指標,讓你選的聰明,吃的安心,遠離食安危機。
1.有機蔬果須有合格標章
台灣有機認證標章採取雙標章認證,產品必須通過兩項認證,貼上兩張驗證標籤才算是合格有機產品。一項為CAS國家有機認證,另一項則是民間機構的有機認證。
國內現行民間認證機構本有13間,其中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及台灣茶協會兩機構目前接受列管中,暫不受理新客戶認證。消費者應認明其餘11間驗證機構標籤,才能買到安心無虞的有機產品。(11間驗證機構標誌見圖表)
2.在地、當季最安心
有機蔬果因順應自然生長,沒有人為干擾,最適合在地種植、當季盛產的品種,此種作物品質也會比進口有機來的更好。
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也鼓勵大家順應時節選購食物。他認為,當令的水果不用灑農藥就可以長得又大又好,消費者按照「在地、當季」的原則採買,便可吃到美味又健康的蔬果。
3.新鮮健康無破損,品質較好
目前有機種植技術已足可避開蟲害。若有機產品外表仍坑坑疤疤、過期脫水或起皺凹陷,便可能是土壤貧瘠、作物生病等原因造成。
4.有機蔬果不能純以大小判定
不是小就一定是有機。蔬果外型反映的是品種差異、土壤肥沃度、肥料種類或種植技巧。因此,挑選蔬果時不能單單以蔬果大小來判斷是否為有機作物。
5.有機蔬果切開或炒煮不易出水
以慣性農法栽種的水果,因短時間快速增大,內裡含有大量水分,切開後容易出水。反而是按照正常時程生長的有機蔬果,因組織綿實,切炒煮時口感較為紮實,不易出水。
6.進貨日期問清楚
雖然自然生長的作物會自行產生抵抗病菌及蟲害的化學物質,拉長保存時間,但在購買有機產品時,如果可以仍要問清楚進貨日期,以免買到離土太久的冷藏品。
★我國現行11間認證機構標章★
(需有 CAS及民間機構雙認證標章才是合格的有機產品!)
(圖表資料來源: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)
★進口有機蔬果標籤碼★
傳統種植作物(四碼數字):開頭為3 或 4 (例:3030 / 4015)
基因改造蔬果(五碼數字):開頭為8 (例:84860)